新闻资讯 NEWS
WM真人官方网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规定,广东众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扩区)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遵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为让公众充分了解本规划,接受全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规划实施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现就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信息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位于茂名化州市城区东郊,前身为鉴江经济开发试验区,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发布《关于设立鉴江经济开发试验区的批复》(粤府函[1993]53号),开发区于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并更名为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2008年,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广州白云钟落潭(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暨广州白云钟落潭(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2007~2020)》,并委托技术单位编制了《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暨广州白云钟落潭(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8年8月获得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批复—《关于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暨广州白云钟落潭(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粤环审[2008]316号)。
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原经国家核定484.79公顷的范围内的土地已基本开发完毕,无法满足园区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为此,为规范和配合产业园区的建设,鉴江经济开发区进行扩区十分必要。
因此,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了《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扩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拟对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官桥园区的主导产业类型、土地利用布局等内容进行规划,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粤环函[2021]64号),“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产业园区以及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其他各类产业园区(统称产业园区),在编制(修编)开发建设规划时应当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规划环评报告)。在规划审批前,报送相应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审查规划环评报告。”,因此本次规划编制需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规划范围:位于官桥镇镇区南侧,规划面积约173.31公顷,四至范围为:北至马鞍岭,南至六合岭,东至垭田尾村,西至大叶山。
发展目标:通过规划实施及官桥园区的建设促进三方面融合:一是促进产城融合,打造高端制造业、高端物流等产业的集聚高地;二是推进城乡融合,打造茂名市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乡村振兴“茂名样板”;三是实现文旅融合,打造化州“农文旅”融合发展后花园。
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以及文化休闲等四大主导产业。
产业布局:开发区整体规划为“四片区”的功能布局。包括制造(工)业片区、粤桂产业片区、医养康养片区以及文旅产业片区
1、水环境影响:规划区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各类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拟建污水处理厂,在规划区正常排污情况下,其水环境影响范围主要在排污口下游一定的区域,不会对纳污水体水质造成较大的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来自规划区内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燃料烟气、工艺废气、居民燃料废气等,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根据分析,规划引入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及文旅休闲等产业的污染程度较小,本次规划实施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3、地下水环境影响:规划区在落实正常防渗措施的情况下,规划建设对周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可以接受,在非正常工况下,有可能对周边局部地区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应加强规划区内各地下水污染源的防渗措施,谨防污水渗漏对周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声环境影响:在落实噪声防护、优化布局的情况下,对规划区内及周边敏感点的影响不大。
5、固体废物影响:主要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等,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工业固废的处理处置。规划实施后,规划区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置,其他工业固废应分类处理,通过回收综合利用、送至垃圾场处理或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的措施,开发区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的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6、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区建设后,区内土地利用格局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将由原来农地、水塘及荒草地等农业生态系统转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区内生物量、农作物产量、景观生态将受到一定影响。园区应严格执行本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排水方案,减轻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总体而言,本规划的实施不会给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明显不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仍基本处于良性状态。
7、环境风险影响分析:规划区大多产业不涉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和有毒有害物料总体不多。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的物料主要是危险化学品、天然气等易燃易爆品以及危险废物,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事故主要是规划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泄漏或燃烧爆炸等。通过对规划区内各类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可大大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轻规划项目对周边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影响,各风险防范措施是合理的。开发区内各建设运营单位严格落实风险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区域与企业之间的风险防控联动,可以有效减轻风险发生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1、废水:雨污分流、排污管网规范化;规划区各类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规划污水处理厂,尾水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者后外排。
2、废气:加强环境管理,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落实废气治理措施,保证达标排放;优化规划区布局并设置必要的环境防护区域。
3、地下水: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将企业生产区域进行分区防渗防治;针对不同生产区域不同生产环节的污染防治要求,分区采取不同的防腐、防渗工程措施。
4、噪声:对重点项目的主要噪声源进行合理布局和采用隔声、消声、减震等噪声防治措施,使厂界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要求;建议在交通路段设置限速、紧鸣喇叭等降噪措施,并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来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
5、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尽量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6、生态:通过生态恢复、水生生态保护、水土保护等措施,缓解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逐步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7、环境风险:规划区应制定环境风险应急处理方案,提出严格的大气、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严格落实本报告的提出各项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
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综合防治对策、排水方案,不断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的基础上,规划区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总体上来,在以上措施得到落实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次规划是可行的。
征求广东化州鉴江经济开发区(扩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所影响区域的公众对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环评有宝贵意见或建议,可在下载公众意见表进行填写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环评单位。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规划实施、环评工作内容有宝贵意见或建议,可通过邮件、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与规划编制机关或环评机构联系和反映,供规划编制机关、环评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采纳落实,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需查阅报告书简本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方式联系取阅。
请于2023年1月9日后十个工作日内向环评单位反映,以供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